去美元!中俄人民幣結算天然氣及現狀!


9月7日,中國石油官網發布消息稱,9月6日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下稱“俄氣”)總裁米勒舉行視頻會議,雙方就天然氣領域廣泛合作進行交流。會議期間,雙方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協議》相關補充協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總統普京當地時間7日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和中國合作伙伴已決定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氣供應費用。
環球網報道,普京當天在東方經濟論壇上提到此事時說,“我想指出的是,昨天俄氣公司及其中國合作伙伴決定在支付天然氣費用時使用盧布和人民幣,比例為50:50?!?/span> 據俄衛星社報道,俄氣公司在視頻會議后發布的一份聲明稱,“公司總裁米勒與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討論了公司之間廣泛的合作領域,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的長期天然氣銷售合同的補充協議。協議中包括確定了將過渡到以本幣結算,即用盧布和人民幣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付款方式?!?/span>
中俄雙方天然氣合作已經維持多年。本次中石油與俄氣簽署的補充協議所涉合同《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于2014年簽訂,雙方商定,俄氣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Power of Siberia,即東線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為期30年,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合同總價值預計4000億美元。
中俄東線管道于2019年12月投產,并正式開始向中國供氣,此后俄氣向中國的天然氣出貨量一直穩步增長。通氣兩年后,至2021年12月累計輸氣量約136億立方米。
據新京報報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目前公開信息意味著,接下來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將使用人民幣支付,或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盧布支付,不過未來貨幣轉換的具體運作方式還不清晰。對我國來說,使用本幣結算有助于降低匯率波動對外貿影響,提升貿易結算效率。
此外,2020年以后去美元化進程加速,俄羅斯又將天然氣結算與盧布、黃金綁定,實現了能源交易為基礎的本幣綁定黃金的交易結算體系。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將得到更多結算支持,促進人民幣需求增加。
2021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為12136萬噸,與2020年相比增長19.9%;天然氣進口金額為3601億元人民幣,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56.3%。其中,氣態天然氣2021年進口量為4243萬噸,同比增長22.9%。
2021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46%。根據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預計將達到65%左右。
俄羅斯是中國重要的天然氣進口來源國,尤其是管道天然氣,目前也是中國第二大管道天然氣供應國。2021年,俄羅斯在中國的液化天然氣來源國中排名第五,在管道天然氣來源國中排名第二。
↓2021年世界10大天然氣生產國